X
千萬人次瀏覽的實證營養知識
免費訂閱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Skip to footer
營養新知

營養新知

Health News and iHerb Shopping

首頁 » 3種改善打鼾(呼)的訓練

3種改善打鼾(呼)的訓練

Last Updated 2015 年 5 月 13 日 By Oliver Sun Leave a Comment

假如你的枕邊人出現異常的打鼾(呼)聲,通常表示呼吸道在睡眠時出現阻塞,空氣無法順利吸入所致。

而平常呼吸時,肌肉張力較強,舌頭的肌肉會收縮並支撐舌頭,而睡眠期間,肌肉會放鬆,呼吸道也不例外,又由於重力的關係,支撐軟顎、懸壅垂、舌根的肌肉往後推,當呼吸通道減少到無法維持空氣暢通時,鼾聲於是出現,吸氣時尤其明顯。

軟顎.懸壅垂.舌頭懸往下掉會壓迫氣管通道造成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圖片翻攝自http://www.sleepapneaz.com/sleep-apnea-clinic-leduc.html

  • 5招解宿醉與增加酒量密技
  • 讓你有超強抗壓力的3種保健食品

當然,肥胖也是造成打鼾的一項因素,根據國外研究每日規律有氧運動能顯著改善體重超標者的打鼾機率,由於體重減輕後,脖子周圍的脂肪減少,減少呼吸道的壓迫,因此惱人的打鼾就的以改善,睡面品質得以提升

目錄

  • 自我檢測你是會打鼾(呼)?
  • 改善打鼾(呼)的肌肉訓練
    • 1.舌頭訓練(吐舌運動):
    • 2.下顎及頸部肌肉加強:
    • 3.喉嚨訓練:

自我檢測你是會打鼾(呼)?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睡覺會不會打鼾,或是進一步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來說舌頭過於肥厚是造成打呼的一項常見原因,我們使用一項稱為Mallampati score的分級標準來測定打呼的機率。

 

圖片翻攝自http://www.studydroid.com/index.php?page=viewPack&packId=197787

圖中可見到共分為四級,若張開嘴並吐出舌頭已看不見懸雍垂(俗稱小舌頭),大約是class 3與class 4,則有80%~90%的機率出現打呼的症狀,要不然就是很會打鼾,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

而根據研究顯示打鼾(呼)可由呼吸道或脖子肌肉無力造成,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改善打鼾(呼)訓練中,強化咽喉、舌頭及臉部肌肉是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下會介紹大家幾項簡單的臉部運動。

改善打鼾(呼)的肌肉訓練

1.舌頭訓練(吐舌運動):

舌頭是造成打呼的原因之一,由於仰睡時舌頭向後推,會阻礙到呼吸道的通常,因加加強舌頭的肌力能幫助你打開受阻礙的呼吸道

首先,盡全力把舌頭往外伸,往左及往右伸展直到極限,維持一個動作15秒,一天之內盡可能做到20次,假如你感受到肌肉伸展後的舒適感覺,那就對了,雖然做起來有點彆扭,但你可以在獨處時執行

這個動作會加強舌頭根部的肌肉,減少打鼾機率,若搭配以下動作會的到更好效果。

2.下顎及頸部肌肉加強:

以下將介紹幾個下顎及頸部肌肉加強的運動,其中最簡單的是咀嚼運動,請假裝嚼口香糖時的嘴部動作,
並重複做咀嚼動作1分鐘

另外一個是試著將下巴往前突出,超出上排牙齒,維持這個動作10秒一天大約做10次,接下來再做出開口大笑的動作,將嘴張大維持10秒

最後一個則需要用到一項工具,你的手,這的動作可以在看電視或用電腦時做,將嘴張大,並用手撐著下巴並往上施壓,這動作需保持嘴巴張開的動作,並維持10秒鐘,能有效伸展並強化頸部肌肉。

3.喉嚨訓練:

唱歌是已知對於改善打鼾(呼)的最好訓練之一,唱歌可放鬆心情、訓練咽喉肌肉(顎肌)及心肺功能,增加呼吸道的氣流通暢,也能同時增強舌頭及下顎的肌力,避免因阻塞而打呼。

參考資料:

Tongue Exercises to Help You Stop Snoring

Exercises to Completely Stop Snoring

剖析睡眠呼吸中止症

震耳欲聾 治療與改善打鼾的方法

身體本來就會的11個自癒運動,讓你年輕10歲

Oliver Sun
Oliver Sun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

分享文章連結

網站揭露

“營養新知”成立的目在於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

讀者使用內頁購買連結或專屬代碼"KOY151"購買美國iHerb.com 商品,本站(營養新知)能獲得一小筆回饋金

這些回饋金是維持本站(營養新知)營運及成長的重要經費(用來支付主機費、顧問費、安全維護費、資料庫購買等費用)。

我們不會知道購物者的任何個人資料,請放心。(相反的,讀者未來還能得到更多第一手保健新知)

詳情見利益揭露,感謝。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Primary Sidebar

(最新)解密30種熱門保健食品

訂閱營養新知

輸入您的email來訂閱新文章

近期文章

  • 5種有益帕金森氏症的保健食品(第5種最常見)
  • 維他命D的43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 葉酸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 維他命E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漆黃素的4種功效及副作用(3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小檗鹼的8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 槲皮素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搜尋文章

追蹤我們

  • Facebook

追蹤/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feed

推薦文章

小檗鹼的8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槲皮素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6種有益偏頭痛的輔助療法(第5點簡單易執行)

亞麻籽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7點食用禁忌要留意)

CBD(大麻二酚)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10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Footer

關於營養新知   聯絡我們   隱私權政策

網站聲明

本博客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23 營養新知-版權所有,侵害必究,所有內容禁止任何未經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