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千萬人次瀏覽的實證營養知識
免費訂閱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Skip to footer
營養新知

營養新知

Health News and iHerb Shopping

首頁 » 蜂膠的8大使用疑問?

蜂膠的8大使用疑問?

Last Updated 2022 年 5 月 16 日 By Oliver Sun Leave a Comment

蜜蜂出現在地球上已有4千萬年的歷史,比人類早10倍,而經過考古實證,蜜蜂的遺傳基因絲毫不受病毒及細菌侵襲而突變,究其原因,是因為蜂膠所含的天然抗生物質,能保護蜂群不受細菌病毒影響

  • 蜂膠的5種功效與副作用

目錄

  • 1.蜂膠與蜂王乳、蜂蜜及花粉有何不同?
  • 2.蜂膠產量大嗎?
  • 3.蜂膠的特殊味道是從何而來?
  • 4.蜂膠中含有那些成分?
  • 5.市售蜂膠該如何食用?
  • 6.蜂膠加入水中為出現黑色漂浮物?能吃嗎?
  • 7.如何去除黏在杯中的蜂膠?
  • 8.一次該服用多少?

1.蜂膠與蜂王乳、蜂蜜及花粉有何不同?

蜂膠是蜜蜂蒐集樹木或各種花草所分泌的樹脂,再混合本身所分泌的唾液及蜂蠟所形成的深褐色高黏性物質,主要用於建造修補蜂巢,及防止本身被細菌病毒感染

蜂王乳是工蜂在吃下花粉及蜂蜜後,從腺體所分泌出的奶油狀物質,由於專供女王蜂食用,因此被稱為蜂王乳

蜂蜜是蜜蜂採集花蜜在經由口中酵素轉換而成,主成分是葡萄糖及果糖,是蜜蜂的主食

花粉是蜜蜂從花蕊採集花粉後所收集而成的團狀物質,富含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也是蜜蜂的食物之一

 

2.蜂膠產量大嗎?

蜜蜂是社會性動物,一群蜂約有5到6萬隻,但會出外採花蜜及樹汁的蜂卻很少,主要是根據蜂種及族群需要而定,根據估計,約5到6萬隻的蜂群,一天也只會生產0.2到1.2克蜂膠,換算下來,一年也才100到500克

而蜜蜂會把這些蜂膠塗抹在蜂巢,然後人類在一點一滴刮下,因此可說是非常珍貴

 

3.蜂膠的特殊味道是從何而來?

蜂膠與蜂蜜及花粉一樣,都具有獨特的氣味,尤其是在高濃度時具有強烈的辛辣感及苦味,而這些味道的主要來源是當中的萜烯類化合物,而少部分與樹種差異有關

萜烯類(Terpenes) 是一種具有強烈香氣及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一些具有療效的中藥材如人參、甘草、黃耆、柴胡等都具有此類物質,具有強烈的抗菌、消炎及抗病毒功效 註1

 

4.蜂膠中含有那些成分?

蜂膠成分複雜,以分析出的就有300多種,主要含有類黃酮、萜烯、胺基酸、酵素、有機酸、醛類、多醣類、樹脂、維生素等,尤其是當中的類黃酮及萜烯類化合物,賦予蜂膠獨特的抗菌抗病毒能力

 

5.市售蜂膠該如何食用?

目前市面上可買到的蜂膠大致分3種,液狀、膠囊及塊狀,一般以經過萃取純化的液狀滴劑最常見,膠囊形式的次之,直接買野生塊狀的來服用則較不建議,因為可能含有其它雜質,液狀及膠囊可直接加水稀釋或配水吞服,餐前是最佳的使用時機

而服用滴濟蜂膠時,可直接加入牛奶、豆漿、果汁中,不用攪拌直接喝下,這樣既好喝,又可減少黏杯的機會

 

6.蜂膠加入水中為出現黑色漂浮物?能吃嗎?

蜂膠滴入水中後,會出現黑色及黃色兩種懸浮物,而這兩種物質其實都是蜂膠的主成分,黃色是黃酮類,黑色則是萜烯類,兩種都是無害物質,因此可放心服用

 

7.如何去除黏在杯中的蜂膠?

由於蜂膠不易溶於水,因此滴入杯中攪拌時常會黏在攪拌棒或杯壁,而且用菜瓜布也難以刷掉,而這時可沾點酒精擦拭,就很容易去除

 

8.一次該服用多少?

由於不同品牌,不同產地的蜂膠各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每次的服用量也不同,使用前應參照廠商說明

而以常見的25%蜂膠滴劑為例,第一次使用已1至3滴為限,如沒有出現過敏反應,便可加大用量,如果是一般保健,每日6至10滴,如果有特殊醫療用途,則可增加到每日1到3次,每次10至15滴,而孩童的使用劑量需減半

 

參考資訊:

百病的良醫─神奇蜂膠  作者: 劉富海、許正鼎/編著

綠蜂膠力抗自由基         作者: 李錦楓.陳裕文.黃輝釧/編著

 

“Image courtesy of [ by dan]/ FreeDigitalPhotos.net”.

Oliver Sun
Oliver Sun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

分享文章連結

這幾篇最多人關注:

  • 蜂膠的14種功效及副作用(4種禁忌要注意)
    蜂膠的14種功效及副作用(4種禁忌要注意)

網站揭露

“營養新知”成立的目在於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

讀者使用內頁購買連結或專屬代碼"KOY151"購買美國iHerb.com 商品,本站(營養新知)能獲得一小筆回饋金

這些回饋金是維持本站(營養新知)營運及成長的重要經費(用來支付主機費、顧問費、安全維護費、資料庫購買等費用)。

我們不會知道購物者的任何個人資料,請放心。(相反的,讀者未來還能得到更多第一手保健新知)

詳情見利益揭露,感謝。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Primary Sidebar

(最新)解密30種熱門保健食品

訂閱營養新知

輸入您的email來訂閱新文章

近期文章

  • 維他命D的42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 亞麻籽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7點食用禁忌要留意)
  • CBD(大麻二酚)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10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益生菌的32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DHA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3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碧蘿芷(松樹皮萃取)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7點使用禁忌要留意)
  • 東革阿里的5種功效及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搜尋文章

追蹤我們

  • Facebook

追蹤/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feed

推薦文章

碧蘿芷(松樹皮萃取)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7點使用禁忌要留意)

東革阿里的5種功效及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鉻保健品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葉酸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維他命C的19種功效及副作用(13種使用禁忌要留意)

Footer

關於營養新知   聯絡我們   隱私權政策

網站聲明

本博客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23 營養新知-版權所有,侵害必究,所有內容禁止任何未經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