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千萬人次瀏覽的實證營養知識
免費訂閱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Skip to footer
營養新知

營養新知

Health News and iHerb Shopping

首頁 » 維他命D如何補充(多少才算過量)?

維他命D如何補充(多少才算過量)?

Last Updated 2017 年 6 月 5 日 By Oliver Sun Leave a Comment

人體維他命D濃度標準值?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附屬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Medicine)所公布,目前最為大眾所接受的平均標準值如以下:註1

維他命 D2 或D3被攝入體內後,由肝臟轉換為25-hydroxy vitamin D形式,是臨床上用來測定血液中濃度的指標

  • 極度缺乏:低於 12ng/mL(相當於30nmol/L ),可能導致孩童佝僂病或成年人軟骨病
  • 不足:低於 12-20ng/mL(相當於30-50nmol/L )
  • 充足(標準值): 介於20-50ng/mL(相當於50-125mol/L)
  • 過高:超過 50ng/mL(相當於125mol/L)

 

根據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期刊(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所發表一則論文指出,維他命D血液濃度介於20 至 36 ng/mL有最低的死亡率及心臟病風險,而低於 10 ng/mL則提升91%, 10 至 20 ng/mL提升 26% ,高於36 ng/mL則提升13%,因此過高或過低對於身體健康都不好註19

  • 維他命D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第1種最重要)

維他命D過量

維他命D的建議劑量(多少才算過量)?

維他命D服用劑量依據血液值年齡狀況而定,因此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同,而以下為目前美國官方所公告的每日建議劑量

1歲以下嬰幼兒:400 IU

1歲以上至70歲以下:600 IU

70歲以以上:800 IU

每日建議標準值約為400IU-800IU,在多數研究中,這劑量對於大部分缺乏者來說顯得較低,對於90%的缺乏者來說,1000-2000IU才是最適合的每日劑量註20(建議服用一段時間後抽血,如能達到標準值則再下調劑量)

 

至於多少算過量沒有一定標準,而最高上限值列於以下

0到6個月:1000 IU

7到12個月:1500 IU

1歲至3歲:2500 IU

4歲至8歲:3000 IU

9歲以上:4000 IU

 

維他命D何時吃最有效?

由於維他命D是脂溶性,在研究中發現伴隨脂肪食物一同服用,血液中Vitamin D最高濃度能高出32%(相較於伴隨蛋白服用的組別),因此脂肪的確是增加Vitamin D吸收率的最重要因素。而脂肪的種類(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並不影響吸收率。註21

Oliver Sun
Oliver Sun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

分享文章連結

這幾篇最多人關注:

  • 維他命D的42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維他命D的42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 蔓越莓的8種功效與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蔓越莓的8種功效與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活性與非活性維他命D如何分辨?
    活性與非活性維他命D如何分辨?

網站揭露

“營養新知”成立的目在於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

讀者使用內頁購買連結或專屬代碼"KOY151"購買美國iHerb.com 商品,本站(營養新知)能獲得一小筆回饋金

這些回饋金是維持本站(營養新知)營運及成長的重要經費(用來支付主機費、顧問費、安全維護費、資料庫購買等費用)。

我們不會知道購物者的任何個人資料,請放心。(相反的,讀者未來還能得到更多第一手保健新知)

詳情見利益揭露,感謝。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Primary Sidebar

(最新)解密30種熱門保健食品

訂閱營養新知

輸入您的email來訂閱新文章

近期文章

  • 5種有益帕金森氏症的保健食品(第5種最常見)
  • 維他命D的43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 葉酸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 維他命E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漆黃素的4種功效及副作用(3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小檗鹼的8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 槲皮素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搜尋文章

追蹤我們

  • Facebook

追蹤/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feed

推薦文章

小檗鹼的8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槲皮素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6種有益偏頭痛的輔助療法(第5點簡單易執行)

亞麻籽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7點食用禁忌要留意)

CBD(大麻二酚)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10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Footer

關於營養新知   聯絡我們   隱私權政策

網站聲明

本博客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23 營養新知-版權所有,侵害必究,所有內容禁止任何未經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