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或低碳(醣)飲食是近半世紀來最流行的飲食法,盛行因素是由於肥胖、糖尿病及各種慢性病發生率不斷飆升,而引發這些疾病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攝取過量的精緻加工碳水化合物,因此低碳(醣)飲食法逐漸被倡導,被應用於改善各種代謝疾病,而生酮飲食也是其中之一
目錄
生酮飲食是什麼?
生酮飲食是源於1920年代的一種醫療用途飲食法,主要被用於治療頑固性癲癇,極低碳水化合物,低至中度蛋白質並搭配高脂肪是主要特色(比例為75% 脂肪,20%蛋白質及5%碳水化合物)
當正確執行生酮飲食後,會強迫身體開始燃燒脂肪,產生酮體(包括acetoacetate, β-hydroxybutyrate及acetone)做為替代能源
生酮飲食/低碳飲食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有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是一種複雜疾病,它是婦女不孕的常見原因,臨床表現是雄激素水平升高、月經異常、單側或雙側卵巢出現小囊腫、盆腔疼痛、多毛症、脫髮、痤瘡、黑棘皮症、皮膚贅瘤。
研究表明,18至44歲的女性中有5%至10%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育齡女性中最常見的內分泌異常疾病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27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指出,與對照組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降低了身體品質指數、胰島素抵抗、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註1
此外,分層分析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特別是低脂/低碳水化合物(脂肪<35%及碳水化合物<45%)和長期(超過4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顯著提高促卵泡激素(FSH)與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的水平,並減少睾丸激素水平。
*結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於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的臨床症狀或許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高品質、大規模的研究進一步驗證
2.有益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是目前美國最常見的失智病因,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指數級增長,從65歲人口的1%至2%,到75歲人口的15%,到85歲人口的35%至50%
阿爾茨海默病的核心臨床特徵包括記憶、執行功能和日常活動能力的逐漸衰退。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包含10則與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障礙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指出,生酮療法(生酮飲食、中鏈甘油三酯補充)有助於改善整體認知症狀(以阿爾茨海默病評估量表衡量)。註1
*結論: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或輕度認知障患者,使用生酮療法對於認知功能改善或許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所含研究的異質性,仍需更多高品質試驗加以佐證
3.幫助減肥
近百年來,由科技進步帶來的生活型態及飲食變化,讓過重及肥胖率不斷飆升,成為全球最大的健康問題
而與肥胖有關的疾病不勝枚舉,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冠心病、膽囊疾病、癌症(子宮內膜、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和痛風、肺栓塞、胃食管反流疾病、骨關節炎和不孕症。
一則系統性文獻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8則隨機對照試驗,共7286位參與者,追蹤期平均12個月)指出,在所探討的命名飲食計畫中,採低碳水化合物(low-carbohydrate)或低脂(low-fat)飲食法具有較顯著的減肥效果,但彼此間差異不大。註1
另則系統性文獻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9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209位參與者)則指出,在2年追蹤期內,不論是低碳水化合物或健康的均衡飲食,兩者帶來的減肥效果或對心血危險因子的改善幅度皆無顯著差異。註2
*結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在短期內具有減肥較果(但長期效果未知),且與其它飲食法的成效差異並不明顯
4.改善慢性叢集性頭痛(Chronic Cluster Headache)
叢集性頭痛是最常見的自主神經性頭痛,常被稱為最嚴重的頭痛,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的3倍,且以20至40歲最常見
發作時每次持續15至180分鐘,頻率從每隔一天發生一次到每天8次都有可能,疼痛部位在眼眶、眶上或顳區
根據頭痛頻率,大多數患者屬復發性叢集性頭痛(Episodic CH),其特點是發作期會持續1周以上,並間格4周以上的緩解期。
另外,約有10%到20%屬慢性叢集性頭痛(Chronic CH),無緩解期或緩解期小於1個月為期主要特徵
一則前瞻性,開放標籤,單臂臨床試驗(為期12周,對象為18位耐藥性慢性叢集性頭痛患者)指出,生酮飲食(改良阿金飲食)有助於改善臨床叢集性頭痛症狀(降低發作頻率)。註1
背後機制可能與生酮飲食誘發腦多巴胺能(dopaminergic)及gama-氨基丁酸能(GABAergic)活性,並恢復三叉神經生理異常有關
*結論:施行生酮飲食或許有助於降低耐藥性慢性叢集性頭痛發作頻率,但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5.糖尿病預防及治療
糖尿病是一種多因子的代謝異常疾病,跟遺傳、飲食習慣、活動量,甚至是其它慢性疾病都有緊密關連
而最佳的預防方式便是結合健康飲食及運動,能減少30 %–60 %的發生率,但理想的營養素比例仍存在討論空間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0則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1376人)指出,相較於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短期內(1年)施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有較佳的血糖控制成效(改善HbA1c),且限制幅度越大,有越顯著的效果。註3
但同則分析還發現,長期下來,高碳及低碳兩組的血糖控制、體重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並無顯著差異(可能與參與度或生理自適應調整機制有關)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4則人口研究,參與者479至85059人)則發現,較高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分數(指低碳水合併高脂肪或高蛋白飲食執行程度較高)會增加17%的糖尿病發生率。註4
背後原因可能與過度攝取動物飽和脂肪或蛋白質,並減少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全穀類、蔬菜和水果)有關
*結論:
對於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在短期內可能有幫助,但長期效果及安全性仍未知,完全應用於糖尿病治療仍有爭議(因每位患者代謝型態及病況各有不同)
另外,長期施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可能提升一般健康者的糖尿病發生率,但仍需更多觀察來驗證不同食物的差別
6.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成年人最常見的肝病,初期稱為肝性脂肪變性(定義為肝臟三酸甘油濃度大於55 mg/g),中期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若置之不理,有10%-29%患者可能進展為肝硬化(cirrhosis)
對於非肥胖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盛行率約為15%,若是肥胖者(BMI ≥30),盛行率將飆升至65%至85%,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獨立因子(強度勝過腰圍及腹部脂肪)
一則系統性文獻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4則研究)指出,針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執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改善肝內脂肪含量,但對於肝功能指數無顯著影響(如ALT, AST, GGT)。註1
*結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能降低非酒精型脂肪肝患者的肝脂肪量,但肝功能測試無顯著改善
7.改善癲癇症(epilepsy,又稱伊比力斯症)
癲癇症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特徵為腦病變造成的復發性癲癇事件,發作時會出現各種肢體及情緒異常現象,如僵直、發抖
癲癇症的主要病因與遺傳、結構/代謝異常、頭部外傷、腫瘤、中風或感染有關,傳統治療方式以藥物治,手術,迷走神經刺激為主,但仍有25%的患者對治療無反應
一則考科藍文獻回顧(Cochrane Review,包含7則研究,參與者共427人)指出,對於兒童難治性癲癇,不論是使用傳統生酮飲食或改良版阿金飲食(modified Atkins diet)皆有助改善癲癇發生率,但作者提到結果仍需更多實驗驗證。註5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5則研究)則指出,對於青少年及孩童,使用傳統生酮飲食或改良版阿金飲食(modified Atkins diet)都有降低癲癇發作頻率的效果,且無癲癇狀態(seizure freedom)也隨時間而遞增。註6
*結論:生酮或其它低碳水飲食法(改良版阿金飲食)對於難治性癲癇有改善效果
8.預防或治療癌症
在1920年代,德國生理學家Dr. Otto Warburg發現,癌細胞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複製,是由於其獨特的代謝機制,偏好於缺氧環境下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又稱糖酵解),此即有名的“瓦柏格效應/Warburg effect”,相較於正常細胞需有充足的氧才能代謝葡萄糖,脂肪酸和酮體產生能量。註7
而自從瓦柏格效應被發現後,各種針對癌細胞代謝方式的抗癌方法因應而生,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就是其中之一,能藉由獨特的飲食比例,進而調控胰島素、活性氧產生、血管生成因子及炎症狀態,達到阻斷或抑制癌細胞的目標。註8
但截至目前,藉由生酮飲食療法來預防或治療癌症,相關結果仍不一致,缺乏大規模人體臨床試驗,有待更多研究確認其有效及安全性。註9
生酮飲食/低碳(醣)飲食有副作用(壞處/缺點)嗎?
- 一則考科藍文獻回顧(Cochrane Review,針對兒童癲癇症治療)中提到,曾被報導的長短期生酮飲食副作用包括:生長遲緩、腎結石、骨質疏鬆、高膽固醇血症、低度酸中毒、便秘、脫水、嘔吐、噁心、低血糖、腹瀉、急性胰腺炎、腎鈣質沉著症(nephrocalcinosis)、心悸、呼吸道感染、疲倦等,且部分狀況也可能發生於成年人。註11
-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指出,長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提高全因死亡率。註14
- 對無糖尿病者,長期低碳水飲食可能增加二型糖尿病發生率,詳細原因請詳閱上方第2點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