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千萬人次瀏覽的實證營養知識
免費訂閱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Skip to footer
營養新知

營養新知

Health News and iHerb Shopping

首頁 » 鈣片的10種功效與副作用(第3種很少人知道)

鈣片的10種功效與副作用(第3種很少人知道)

Last Updated 2021 年 8 月 27 日 By Oliver Sun 17 Comments

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礦物質元素,身體中大約有99%的鈣用於形成骨頭及牙齒,而其餘1%則分布於血液、細胞內液、肌肉及組織中,但也別小看這1%,它可是肩負細胞新陳代謝、肌肉收縮、血液凝結、神經傳導、荷爾蒙分泌等重要任務,若是鈣濃度失衡,將嚴重危及生命

飲食中鈣質缺乏常被發現與多種疾病相關,如肥胖、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等,體內鈣濃度標記也與血糖/胰島素平衡、糖尿病及血脂有重要關聯

目錄

  • 為什麼要補充鈣片?
  • 鈣片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 1.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發生率
    • 2.降低食道癌發生率
    • 3.降低卵巢癌發生率
    • 4.降低乳癌風險
    • 5.有益血脂異常對象
    • 6.減少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發生風險
    • 7.心血管疾病風險
    • 8.舒緩經前不適症狀
    • 9.降低糖尿病發生率
    • 10.有益體重管理
  • 鈣片有副作用嗎?
    • 最多人推薦的鈣片哪裡買?

為什麼要補充鈣片?

根據調查,由於飲食西化,9成的國人鈣質普遍攝取不足,鈣質攝取量只有每日430毫克,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1,000毫克,再加上加工食物攝取過多,運動又不足,缺鈣的情形更是雪上加霜

吃鈣片副作用

  • 鎂的5種功效及副作用(第1種令人驚嘆)

 

鈣片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發生率

人在進入中老年後,受荷爾蒙及各種因素影響,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大於生長,而骨頭開始出現孔隙,甚至韌性、強度下降,尤以女性更為顯著(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發生率有50%)

因為骨質流失毫無症狀,常稱為無聲的疾病,隨著年紀增加,更提高骨折發生率。

據估計,光是美國每年約有200多萬例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其中有有30萬例是最嚴重的髖骨骨折(年長者可達24% 的致死率),衍生出數百億美元的醫療花費(幾乎與心血管疾病相當)。註3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發現(Meta-analysis,包含29則研究,參與者63,897人),服用鈣片與維他命D除了能減緩髖骨及脊椎的骨質流失率,還降低12%的各種形式骨折發生率。註1

當中作者也提到,為達到最佳預防效果,推薦每日最少服用1200毫克的鈣及800 IU的維生素D

另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研究,參與者30,970人)指出,針對中老年族群,補充鈣片與維他命D有助於降低15 %的總骨折風險及30 %的髖部骨折風險。註2

*結論:適量補充鈣質及維他命D有助減緩骨質流失,降低骨折發生率

 

 

有益於骨質疏鬆的3種保健食品

 

 

 

2.降低食道癌發生率

食道癌在一般癌症中較少被探討,約在常見癌症中排名第6,具有高侵略性及低存活率等特點,一般分為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佔37%)或腺癌(adenocarcinomas,佔57%)

回顧性研究發現,食道癌主要風險因子有:肥胖、胃食道逆流、吸煙、常喝燙口飲品、紅肉攝取過度、口腔衛生不佳、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巴雷斯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等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指出(Meta-Analysis,包含17則研究,3396胃食道癌案例及346,815位控制組),相較於鈣攝取量最低者,自飲食中攝取較多鈣質的對象,能降低20%的食道癌發生率。註1

次群組分析還發現,鈣攝取相關保護效果對於食道鱗狀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最顯著,且特別是亞洲人(對歐美人較無明顯幫助)

*總結:富含鈣質的飲食習慣有助降低食道癌發生率

 

 

 

3.降低卵巢癌發生率

卵巢癌雖然只占癌症病例的4%(全球每年約有20萬確診案例),但它是女性癌症中較為惡性的一種,尤其是在過去50年以來存活率沒有太大改善
,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有效的篩檢方法(只有30%的患者能在初期發現)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指出(Meta-Analysis,包含15則流行病學研究,7453則卵巢癌案例及493,415參與者),飲食中的鈣攝取量與卵巢癌呈現反向關係,攝取量最多的族群有較低的卵巢癌發生率。註1

背後機制可能與鈣具有的調節副甲狀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降低胰島素樣生長因數(IGF-1)分泌有關

*IGF-1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及抗凋亡的效果

*總結:鈣質(來自天然飲食)攝取量較多,有較低的卵巢癌發生率

 

 

 

4.降低乳癌風險

乳癌在女性好發癌症中排名第一,是由乳腺管或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分裂、擴增所長成的惡性腫瘤

由於乳癌富含血管、淋巴管、淋巴結,如果癌細胞失控,便非常容易轉移,波及周邊器官或組織,因此早期發現關乎是否能治癒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1則世代研究,參與者872,895人)指出,相較於鈣攝取量最少的族群,攝取最多者能降低8 %的乳癌發生風險

另外,飲食中鈣的日攝取量每增加300 mg,有助減少2 %至8 %不等的罹癌風險。註1

背後機制目前仍未明,但可能與鈣具有的調節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有關

 

 

 

5.有益血脂異常對象

高血脂主要定義為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超過標準值,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子(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約有90.1%血脂超標)

而根據美國的統計數字,成年人口中就有48%屬血脂異常,又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最為常見

多則臨床研究也發現,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降低40%,並提升3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就能降低7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註16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2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額外補充鈣質有助於調控血脂,能降低低密度壞膽固醇,並提升高密度好膽固醇,平均降幅分別可達4.64 mg/dL及1.93 mg/dL,但因所包含研究試驗期較短(大多小於6個月),有待更多長期研究進一步驗證。註17

背後機制認為與鈣質攝取能調節趨鈣激素(Calcitrophic hormone),並能進一步促進脂肪分解,減少脂質儲存有關

 

 

3種輔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詢問)

 

 

 

6.減少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發生風險

大腸癌在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三(佔所有病例的10%),僅次於男性的肺癌、前列腺癌,女性的乳癌、肺癌

大腸癌的存活率與被診斷出的階段有重要關聯,一般來說診斷時病灶處於原位的5年存活率有90%,若轉移時存活率將大幅降至10%,因此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一則大型觀察研究(包含88,509 女性及47,740男性,追蹤期長達33年)發現,每日總鈣質攝取量(從食物或是保健食品)大於1400 mg的觀察對象,能減少22%的大腸癌發生風險(相較於攝取量在600 mg以下者)。註1

研究中發現,攝取鈣質的預防效果對於近端結腸癌(proximal colon cancer,與小腸連接的前中段結腸)較明顯(相較於遠端結腸癌/distal colon cancer,接近肛門口的結腸)

*近端結腸癌指(盲腸/cecum,升結腸/ascending colon,橫結腸/transverse colon部位的癌症),是結腸直腸癌中較為惡性的一種。註2

 

 

3種有益大腸癌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關注)

 

 

 

7.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是人類第二大的健康威脅,根據美國知名佛拉明罕心臟研究( Framingham Heart Study )指出:心臟疾病常以突發來表現,尤其是男性,有62%第一次發作時就是猝死或心肌梗塞,而女性也高達46%,這意味著心臟疾病常在毫無預警下奪人性命,讓人防不甚防註3

數則研究均發現鈣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聯,舉例來說在一則大型觀察中發現(針對3萬名更年期婦女),補充鈣質(不論是從食物或是保健食品)均能降低局部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註4(背後機制或許與鈣質具有調節血脂與血糖代謝、改善血壓有關)。

後來其它觀察卻做出不同結論,認為補充鈣質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造成許多恐慌。但截至目前為止這觀點尚未被證實,也未有相同結果被發現。 註5

近期其它大型資料庫觀察也做出驗證(長達3-7年),發現額外補充補充鈣或維他命D,並未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如心肌梗塞、心絞痛、急性動脈症狀)。 註6-7

 

 

 

8.舒緩經前不適症狀

大約有75%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在月經前經歷各種輕度身心不適,20%到50%屬於中度,另外5% 則為較嚴重的重度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可能症狀有易怒、緊張、沮喪感、乳房痛、腹痛等,常嚴重干擾日常生活

在月經週期,雌激素有兩段高峰,分別是黃體素增加(排卵階段)另外則是黃體期,而這兩段期間正是鈣質濃度最低時

臨床上也發現,經前不適的症狀正好與低血鈣症(hypocalcemia)有高度重疊,因此藉由補充鈣質能緩解許多經前身心症狀(如易怒、焦慮、憂鬱、社交退縮、頭痛、腹部絞痛等)註8

美國婦產科期刊曾刊載一篇雙防對照研究,發現服用鈣片能改善48% 的經前不適的症狀(使用評量表分析),相較於安慰劑組只有30%(同時4種核心症狀如消極情緒、水腫、食物渴望、疼痛均有顯著下降)註9

 

 

3種舒緩經前症候群的保健食品(第3種自然醫學常用)

 

 

 

9.降低糖尿病發生率

糖尿病在世界各國都是直線上升的疾病,光是在美國就有4100萬人有潛在風險,但每年卻只有100萬人被確診。由於肥胖人口暴增,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到了2025年全球約有3億人將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除除了血糖升高外,也會影響血脂代謝,如果再加上高血壓,將提升數倍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且各種併發症就會提早出現,如神經、腎臟、視網膜病變

臨床內分泌學期刊曾刊載研究提到,鈣質或維他命D 缺乏會對胰島素分泌有直接影響,而大型觀察發現日常中攝取較多的鈣質(每日大於1200 mg)及維他命D(每日大於800 IU),能降低33% 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type 2 diabetes)註10

 

 

4種有益糖尿病的保健食品(第2種用途廣泛)

 

 

 

10.有益體重管理

體重超標不僅是在外觀上有明顯改變,同時也對於生命及健康造成威脅,根據估計,全球人口已有23億人超重,7億人屬於過度肥胖(超重被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 25.0 到29.9 ,過胖則是超過30 kg/m2)

而過度擴張的脂肪細胞就像個發炎工廠,會分泌各種發炎激素(特別是白细胞介素-6/IL-6),並引發發炎反應,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癌症、糖尿病的發生率註13

過去數十年來,流行病學不斷發現飲食中較高的鈣質攝取(特別是從乳製品)能有較低的肥胖率

在一則雙盲對照研究中(針對32名肥胖者,並給予低卡路里飲食),結果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鈣質(不論是來自於牛奶或是鈣片)其體重及體脂有較明顯的下降,而唯一差別是攝取較多乳製品有較佳的效果,(勝於服用鈣片的組別)註11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33則研究,參與者4733人)指出,相較於對照組,攝取鈣質並無顯著改變體重效果

但在進一步考慮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和補充時間長短後發現,適量鈣質補充(從飲食或補充劑)的確有助於降低體重(特別是對於身體質量指數正常、孩童、青少年、成年男性及停經前女性)。註1

背後機制與鈣質的:脂肪酸結合,促進糞便中脂肪排泄、調節腸道菌群、降低脂肪堆積及增加靜態能量消耗有關。註2

 

 

 

 

鈣片有副作用嗎?

鈣片補充的可能副作用有便秘、腹部疼痛、腹脹、腹瀉,劑量過高可能導致噁心、嘔吐、食慾喪失、腎損壞、心率不規則、多尿(高血鈣症狀)

對一般人來說,鈣攝取的每日上限值在2500 mg (包含食物及額外來源),假如超過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妨礙其它礦物質吸收(如鋅、鎂、磷等)

使用禁忌:

  • 勿與抗生素Ceftriaxone 、Gentamicin 併用,可能產生危險副作用
  • 勿與骨質疏鬆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高血壓用藥(Beta-blockers或Calcium-channel blockers)、降膽固醇藥物(bile acid sequestrants)、甲狀腺激素、抗生素(Quinolones、Tetracyclines)併用,可能干擾藥物作用
  • 勿與乾癬/銀屑病用藥鈣泊三醇(Calcipotriol)併用,可能產生高血鈣症
  • 威廉氏症候群( Williams-Beuren syndrome/基因缺陷疾病)勿服用鈣片及維生素D,可能發生高血鈣症
  • 孕期服用過量鈣片可能導致胎兒異常
  •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hyperparathyroidism)、類肉瘤病(結節病Sarcoidosis)、腎功能衰竭或癌症患者可能有高血鈣風險,應避免或謹慎補充
  • 曾罹患腎結石者請謹慎服用鈣片,或與醫生討論,雖然腎結石與鈣片補充並無直接關聯
  • 某些抗癲癇藥物(Tegretol、Dilantin)可能降低身體鈣濃度,因此建議兩者應間隔服用(至少2小時),避免可能的作用衝突
  • 勿與心臟病用藥地高辛(Digoxin )混用,可能產生心毒性(cardiotoxicity)

 

 

 

 

 

最多人推薦的鈣片哪裡買?

近年來各國食安問題連環爆,讓大家花錢買到的不是健康,而是黑心商品,因此品質控管相對嚴格的歐美產品便成了搶手貨

而iHerb.com是來自美國的大型藥妝電商,在萬則Google客戶評價中得到97%的高滿意度,提供全球宅配,讓你不需透過代購,不必冒著買到假貨風險,就能購買到歐美高品質保健品

iHerb購物教學:內含最新”折價券”敬請把握

iHerb 是詐騙集團嗎? 百萬華人推薦的美國購物網站,下單享超多優惠
thorne-research-calcium-magnesium

Thorne Research, 鈣鎂膠囊

(美國直送/全球宅配)

800則使用心得

產品特色:

Thorne 是源自美國,成立30年以上的頂級保健品牌

標榜未使用可能致敏及阻礙吸收的賦形劑硬脂酸鎂(Magnesium Stearate),廣受醫療專業人士喜愛,目前也與多個世界級醫療研究機構合作,確保產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符合大眾所需

 

 

 

3種有益泌尿道感染的保健食品(第1種最多人詢問)

 

4種有益上呼吸道感染的替代療法(第1種最多人想問)

 

5種改善失眠的另類療法(第4種簡單易學)

 

 

 

4種有益大腸激躁症的替代療法(第1種最多人關注)

 

5種有益經痛的替代療法(第2種有千年歷史)

 

3種對更年期有益的保健食品(第1種歷史悠久)

 

 

 

3種有益偏頭痛的保健食品(第1點最多人想問)

 

3種有益骨關節炎的保健食品

 

3種有益於憂鬱症的保健食品(第2種很少人知道)

 

Oliver Sun
Oliver Sun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

分享文章連結

這幾篇最多人關注:

  • 鎂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15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鎂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15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6種有益偏頭痛的輔助療法(第5點簡單易執行)
    6種有益偏頭痛的輔助療法(第5點簡單易執行)
  • 輔酶Q10的14種功效及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輔酶Q10的14種功效及副作用(6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網站揭露

“營養新知”成立的目在於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

讀者使用內頁購買連結或專屬代碼"KOY151"購買美國iHerb.com 商品,本站(營養新知)能獲得一小筆回饋金

這些回饋金是維持本站(營養新知)營運及成長的重要經費(用來支付主機費、顧問費、安全維護費、資料庫購買等費用)。

我們不會知道購物者的任何個人資料,請放心。(相反的,讀者未來還能得到更多第一手保健新知)

詳情見利益揭露,感謝。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guest
感謝您選擇發表評論。 請注意,所有評論都會根據本站隱私權政策進行審核,相關資訊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17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li
Eli
10 months ago

您好,首先非常謝謝您寫這些文章,真的幫助很大!

我是想幫家人購買,她因為癌症吃復乳納,因此除了魚油、薑黃素與D3之外,還想要額外吃鈣片確保骨質正常,但我看上面您推薦的品牌一天就算3粒也只有300毫克,跟每天1000/1200毫克的距離相差甚遠。
想請問您有沒有其它推薦的鈣鎂補充品牌呢? 謝謝您!

Last edited 10 months ago by Eli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10 months ago
Reply to  Eli

Eli 您好,不客氣

可使用”鈣鎂”關鍵字在iHerb.com上搜尋,可找到多款商品,購買前請參考消費者留下的評價再決定

另外,關於補鈣的觀念可參考以下專業文章

足量鈣質飲食

更多訊息請見:

魚油的功效及副作用

薑黃素的功效及副作用

Reply
Tam
Tam
1 year ago

你好!感謝你的文章,十分有參考價值🙏🏻
想請教上文提及的Thorne鈣片可以一次過吃數片嗎(包裝寫每天3次)?亦可以和Vit D3 及omega 3一起於飯後服嗎?因為初次開始吃補充品,希望可以每天只吃一次。謝謝!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1 year ago
Reply to  Tam

Tam 您好,不客氣

包裝建議的使用方式為每次服用 1 粒膠囊

另外,截至目前,這些成分併用沒有已知的不良相互作用。

若有服用任何藥物或醫療狀況,建議與醫生確認後再使用,以確保安全,謝謝

更多訊息請見:

魚油的功效及副作用

維他命D的功效及副作用

*若您覺得這些訊息有幫助,歡迎免費訂閱本站電子報

Reply
林小姐
林小姐
1 year ago

若真的停產了,可否請您再介紹類似不錯的產品,我是您的忠實 粉絲,跟iherb買的都是全由您這邊介紹的,非常感謝您。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1 year ago
Reply to  林小姐

林小姐 您好,

頁面內容已更新

非常感謝您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

Reply
miranda
miranda
2 years ago

您好~請問Solgar, 升級版鈣&維生素D3&鋅&鉀&硼元素複合膳食補充片是屬於藥品還是食品呢?謝謝^^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2 years ago
Reply to  miranda

miranda 您好,

根據台灣衞生福利部規範,維他命D劑量在800 IU(含)以下為食品,超過則視為藥品

*由於這瓶日劑量已達1000 IU,所以可視為藥品

若為藥品,免申請進口限額為”每種2瓶,合計不超過6種”,超過限量需辦理進口申請

更多訊息請見:

維他命D的33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鋅的14種功效及副作用(8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Reply
吳小青
吳小青
3 years ago

您好:Now Foods, 紅藻鈣粉;Source Naturals, 珊瑚鈣,粉狀;Now Foods, 檸檬酸鈣,純粉,在台灣是食品還是藥品呢?裡面有無台灣限制的成分?同類型(均為鈣粉,但是不同廠牌及部分成分不同)一次可買幾瓶?或者是看產品名稱(例如紅藻鈣粉與珊瑚鈣不同)來限制瓶數?感謝。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3 years ago
Reply to  吳小青

小青 您好,

這幾罐鈣粉皆為食品,無違禁成分,可寄回台灣,每種最多可寄12瓶,總量限36瓶

其中“種”的定義一般指品牌/劑量/成分皆相同,如果以上3要素有任一種改變,就屬不同種

所以每罐最多可各買12瓶,但記得訂單總額別超過免稅額2千元新台幣,超過會有額外關稅

Reply
吳小青
吳小青
3 years ago
Reply to  Oliver Sun

了解,感謝!

Reply
lunlun
lunlun
4 years ago

你好 正在服用醫生開出的降血壓藥可服用鈣鎂片嗎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4 years ago
Reply to  lunlun

lunlun 您好,

建議別使用,因為可能影響藥物效力

Reply
Monica
Monica
4 years ago

請問鈣片.鈣粉及綜合維他命在台灣是健康食品還是藥品,一次最多可以買幾瓶,才不會被加稅.謝謝!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4 years ago
Reply to  Monica

Monica 您好,不客氣

1.鈣粉及綜合維他命皆為食品,每種最多可寄12瓶,總量限36瓶。

2.若為首單,”實際支付金額(含運費) ”請別超過新台幣2千元,超過會有關稅問題(控制在1970以下會較保險,以防匯率波動)

3.第二單後若有使用"10%忠誠獎勵"則須留意,因為”忠誠獎勵”在報關時會被加回,因此須以實際支付額+忠誠獎勵為基準,同樣別超過新台幣2千元

*有任何疑問歡迎再提出討論

Reply
Lau
Lau
1 year ago
Reply to  Oliver Sun

食緊糖尿藥可以食鈣片嗎

Reply
Oliver Sun
Author
Oliver Sun
1 year ago
Reply to  Lau

Lau 您好,

若有服用藥物或任何醫療狀況,建議與醫生確認後再使用,以免影響藥物效力,謝謝

Reply

Primary Sidebar

(最新)解密30種熱門保健食品

訂閱營養新知

輸入您的email來訂閱新文章

近期文章

  • 5種有益帕金森氏症的保健食品(第5種最常見)
  • 維他命D的43種功效及副作用(5大使用禁忌要小心)
  • 葉酸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 維他命E的11種功效及副作用(9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漆黃素的4種功效及副作用(3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 小檗鹼的8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 槲皮素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搜尋文章

追蹤我們

  • Facebook

追蹤/訂閱本站最新文章

feed

推薦文章

小檗鹼的8種功效及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請小心)

槲皮素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4點使用禁忌要小心)

6種有益偏頭痛的輔助療法(第5點簡單易執行)

亞麻籽的6種功效及副作用(7點食用禁忌要留意)

CBD(大麻二酚)的10種功效及副作用(10點使用禁忌請留意)

Footer

關於營養新知   聯絡我們   隱私權政策

網站聲明

本博客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23 營養新知-版權所有,侵害必究,所有內容禁止任何未經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