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軛亞麻油酸/ CLA本質上來說是反式脂肪酸的一種,但它是存在於食物中的天然形式,與常見人工合成反式脂肪不同的是,CLA具有生物效益,尤其是減肥產品的熱門成分
部分動物研究指出,共軛亞麻油酸具有多種對健康的好處,包括預防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除體脂肪,免疫調節等,然而這些效果應用於人類仍有爭議。註8
而這差異來自於不同形式及劑量,人群對象及使用期間長短,因此有待更多研究確認
目錄
共軛亞麻油酸/ 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是什麼?
天然共軛亞麻油酸指的是:由亞油酸的異構物所形的一群共軛雙鍵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形式為c9,t11),主要由牛羊等反芻動物身上產出,常見製品有牛肉及起司
而一般保健食品中的共軛亞麻油酸則是由紅花籽油或葵花籽油經由化學處理(部份氫化)所製成,主要由c9,t11及t10,c12兩種同分異構體所混合而成。註12
共軛亞麻油酸/紅花籽油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消脂減肥
減肥最常被討論的健康議題,多數人想到它,不外乎是為了維持外在,提升自信及吸引力
減肥不外乎是透過飲食、運動、藥物干預及外科手術,然而這些方法各有優缺,再加上難以持之以恆、副作用及危險性等因素,要維持苗條確實得來不易
部分研究認為,共軛亞麻油酸具有調節脂質代謝,減少脂肪堆積等減肥效果。註3-4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研究,參與者974人)指出,相較於安慰劑,攝取共軛亞麻油酸雖然能產生統計上顯著的減重效果,但幅度並不大,且不具臨床相關性。註1(因此想透過共軛亞麻油酸減肥,目前證據仍不足)
另則統合分析也發現,共軛亞麻油酸(來源不管是從補充品或食物)皆無助於降低空腹血糖及腰圍。註2
2.高血壓
高血壓是目前健檢中最常見的症狀,據估計40歲以上人口,有超過7成是罹患高血壓的高風險群
而血管壁長期受到壓力衝擊,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影響器官及組織的血液供給,可能誘發腦心腎病變(如中風、心絞痛、主動脈剝離、腎衰竭等)
動物研究發現,共軛亞麻油酸具有降血壓效果。註5,或許有助預防高血壓(背後機制與改善內皮細胞、促進一氧化氮及類花生酸製造有關)。註6
但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9則研究,參與者638人)指出,相較於安慰劑,共軛亞麻油酸對於人類血壓調節並無顯著效果(總變化值:收縮壓-0.03 mm H,舒張壓0.69 mm Hg)。註7
3.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不僅代表一系列血脂參數的失衡,也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和急性胰臟炎的主要風險因子,其中低密度膽固醇及總膽固醇最受關注
據估計,男性血脂異常高峰常見於於30到39歲之間(盛行率達48.2%),女性則在60歲之後較常見(盛行率達46.3%)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研究,參與者974人)指出共軛亞麻油酸(來源不論是保健品或食物)具有調控血脂效果,特別是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顯著。註8
背後機制與抑制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及增加低密度膽固醇清除效率有關
4.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疾病,主要與肝細胞中大滴三酸甘油脂過度堆積有關(總重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如放任不管依疾病進程可分成:脂肪變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
據估計,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總人口盛行率約在20%-30%之間,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更是暴增到70%-90%
一則小型對照研究發現(為期8周,對象為38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較於控制組,共軛亞麻油酸(CLA)搭配維他命E及減重飲食,能更進一步改善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體脂肪、肝功能(LDL/HDL ratio)、血脂指數(ALT/AST ratio)及氧化壓力。註9
共軛亞油酸(CLA)有哪些副作用?
從目前證據看來,自天然飲食攝取到的共軛亞油酸對人體有較多幫助,(主要為cis-9,trans-11形式),也較無副作用
而保健食品中的CLA以10-trans,12-cis人工形式占多數,部分動物研究指出,高劑量可能出現胰島素阻抗、脂肪代謝障礙、提升C反應蛋白及影響血脂指數(降低好膽固醇)等現象。註10-11
除此之外,共軛亞油酸的可能副作用還包括:腹瀉、胃痛、噁心及脹氣
安全注意事項(禁忌):
孕婦、哺乳婦女、肝腎功能不佳者請小心(欲補充保健品前請諮詢藥師或醫師)
凝血功能障礙、服用抗凝血劑、手術前兩周患者請避免使用相關CLA保健品(因可能減緩血液凝固速度,增加出血風險)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