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且缺乏早期症狀的骨骼疾病,隨著人口高齡化,發生率正急遽上升中。
據估計,全球約有2億人次的潛在患病人口,50歲以上的女性及男性有近50%及25%曾發生脆弱性骨折,發病率位居所有疾病之首。註10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共分成兩大類,第一種為原發性骨質疏鬆(Primary osteoporosis)主要發生原因與停經後的荷爾蒙失調及老化有關,第二種為次發性骨質疏鬆(secondary osteoporosis),由疾病、藥物或其它症狀所產生
主要特徵為骨密度下降、結構惡化、多孔骨,大幅提升骨折風險(最常發生於脊椎和髖部,其次是骨盆、手腕和上臂)
發生於髖部與脊椎的骨折最折磨病患,約有50%會失去行動及自主能力,需要額外的照護
對骨質疏鬆症有益的保健食品有哪些?
1.鈣與維他命D
鈣對骨質的重要性眾所周知,除此之外也對於神經肌肉活動,血液凝固,以及維持心臟功能非常重要。註3
身體中有99%存於骨骼及牙齒中,其它則1%則存於細胞外液中,維持身體的鈣平衡
而維他命D不僅能促進鈣吸收,提升骨質密度,還有助維持肌肉力量、調節發炎反應及調節骨質代謝,若是缺乏(25(OH)D小於25–30 nmol/l)常與肌肉無力及身體活動能力降低有關(增加跌倒風險)。註1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研究,參與者為2426位中高齡者)指出,補充維他命D有助於降低19%的年長者跌倒風險(劑量介於700 IU至1000 IU之間)。註11
另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研究,參與者為30,970位中高齡者)指出,補充鈣加上維他命D有助於降低15 %的總骨折風險及30 %的髖部骨折風險(維他命D日劑量介於400 IU至700 IU,鈣日劑量介於500 mg至1200 mg)。註2
![]() |
Country Life/鈣鎂+維他命D強化配方 (美國直送/全球宅配) |
2.維他命K(Vitamin K)
維他命K是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是身體中多種功能蛋白產生時的重要輔因子,包括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骨鈣蛋白(osteocalcin)、matrix-Gla protein(抗鈣化蛋白),能維持凝血功能、骨質代謝、預防血管鈣化、調節細胞功能。註4
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9則研究,參與者共6759人)指出,對於患有骨質疏鬆的絕經後婦女,維他命K2有維持及改善脊椎骨密度及預防骨折的潛在效果。註5
同則分析也發現,血清羧化不全骨鈣素(undercarboxylated osteocalcin)下降及骨鈣素(osteocalcin)上升,代表著維他命K2對於骨新陳代謝帶來正面效果
*骨鈣素Osteocalcin具有活化成骨細胞及調節骨轉換率的功能,
*血清羧化不全骨鈣素(undercarboxylated osteocalcin)則是維他命K狀態及骨礦化的指標
富含維他命K2的食物有雞肉、蛋黃、乳酪和發酵的大豆(納豆)
![]() |
Life Extension/維他命K複方膠囊 (美國直送/全球宅配) |
3.維他命C(Vitamin C)
維他命C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劑,能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和活性氧破壞,也是多種生理反應的重要輔因子,神經傳導物質、膠原蛋白、肉鹼和兒茶鹼的合成都需要它。註6
近期的動物實驗也證實,維他命C具有的抗氧化及抗發炎效果能對於骨質疏鬆與骨折能帶來正面效果,潛在機制包括抑制破骨細胞、促進破骨細胞凋亡及誘導造骨細胞生成,增加鈣的吸收、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等。註7
一則世代研究(cohort study,對象為3,047位50歲以上族群)指出,針對缺乏體能活動的族群,較高的維他命C攝取量有助於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風險(幅度可達30%至50%),但相關現象對於有運動習慣者則較不明顯。註8
另則世代研究(cohort study,對象為3,047位50歲以上族群)也發現,相較於維他命C攝取量(來自膳食加補充劑)最少的族群,攝取最多者能降低44%的髖骨骨折及26%的非脊椎骨骨折風險。註9
![]() |
Doctor’s Best/歐洲製造高品質維他命C (美國直送/全球宅配) |
iHerb購物教學:百萬華人推薦的美國購物網站,限時免運費活動優惠中 iHerb 是詐騙集團嗎? |
總結:
預防骨質疏鬆除了補充有益骨骼的營養素外,適度負重運動(骨骼必須承受身體重量的運動)非常重要,例如快走、爬樓梯、慢跑,運動能促進營養吸收並加速骨骼生長。
骨質疏鬆的發生與基因、藥物、人種(黑人骨質較強壯)飲食習慣及運動有關,如果能在年輕時儲存足夠的骨本,就能減少60%的骨質疏鬆罹患率
第四種是什麽? Not listed in the article
Jean 您好,
4種成分分別是:
鈣、維他命D、維他命C、維他命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