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膠(Pectin)是一種粘性可溶性纖維,能夠形成凝膠,存在於水果、蔬菜、豆類等天然食物中
由於果膠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可再生性、低成本、易修飾等優點,在食品、醫療、化妝品、生物植入物、給藥、組織工程、紡織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果膠保健食品,如:蘋果果膠、柑橘果膠、紅藜果膠、甜菜果膠等,部分產品宣稱具有抑制肥胖、排毒、平衡血糖、心血管健康、腸道淨化、控制體重的效果
在實證醫學中,攝取果膠有什麼功效(好處),有副作用或禁忌嗎?詳見內文分析
目錄
果膠是什麼?
果膠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天然高分子水溶性多糖物質(由半乳糖醛酸及甲酯組成),存在于陸生植物組織的初級細胞壁和中層中,有助於維持其結構,並在植物生長、形態、發育、細胞擴展、種子水化、植物防禦等方面具有多種功能
目前商業果膠來源主要是含量最高的柑橘類果皮(30%至35%),如橘子、檸檬和柚子果皮,以及蘋果果肉(15 %至20%)
其它富含果膠的水果包括草莓、櫻桃、香蕉、西番蓮、木瓜、李子、醋栗、櫻桃等
果膠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果膠有益血壓調節
據估計,全球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總計近10億人,在全球範圍內導致700多萬人過早死亡,占全球疾病負擔的4.5%
據統計,在40至90歲的人群中,血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冠狀動脈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一倍
到2025年,全球高血壓患病率預計將增加60%,高血壓的初級預防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挑戰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共包含22項隨機對照試驗,1430名參與者)指出,整體來說,補充粘性可溶性纖維(中位隨訪7周,中位日劑量為8.7克,來源有:β-glucan、瓜爾膠、魔芋、果膠和洋車前草)具有降低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和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的效果。註1
另外,在五種纖維類型中,收縮壓的降低以使用洋車前草纖維最為顯著
*結論:攝取粘性可溶性纖維對於調節血壓或許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所含研究的異質性及低質量等問題,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2.果膠調節膽固醇
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並與冠心病、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有關,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缺乏鍛煉,壓力,吸煙和肥胖為主要誘發因素之一
相關研究也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降低1.0 mmol/L,全因死亡率能降低10%,主要冠狀動脈事件和中風的風險也分別降低23%和17%。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7則研究,共2990位參與者)指出,攝取可溶性纖維(來源有:果膠、燕麥麩、瓜爾膠、洋車前子,日劑量2至10 g)與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olesterol)的下降有關。註2
另外,可溶性纖維對於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holesterol)的影響不顯著
*結論:攝取可溶性纖維對於調節膽固醇可能有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及異質性,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3.果膠有益體重管理
雖然肥胖(Obesity)是一種複雜的、多因素的疾病,有遺傳、行為、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原因,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預防和治療的
肥胖和超重共同影響著當今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30年,估計將有38%的世界成年人超重,20%的成年人肥胖
而體重管理主要受遺傳、行為和環境所影響,其中飲食是影響體重穩定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增加體力活動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指出,黏性纖維(例如:果膠、β-glucans和瓜爾豆膠)降低食欲的效果比少粘性纖維更加顯著(59%比14%)。註3
且整體來說,黏性纖維對能量攝入和體重的影響相對較小,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
另則研究則指出,膠質果膠可以通過攝食後機制增加飽腹感,並減少能量攝入。註4
*結論:攝取果膠有助於增加飽足感,但對於減重是否有幫助仍有待確認
4.果膠有益腹瀉疾病
腹瀉(Diarrhea)的客觀定義是每24小時排便量超過200克或200毫升,最常見的原因是腸道感染
大多數腹瀉病持續5-7天,這些發作通常被定義為急性腹瀉,當腹瀉持續時間超過14天,定義為慢性和持續性腹瀉,是世界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及住院的第二大原因(多數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一則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為期7日,對象為62位患持續腹瀉的兒童)指出,綠香蕉和果膠能顯著降低大便量、口服補液量、靜脈輸液量、嘔吐次數、腹瀉持續時間。註5
*結論:果膠對於腹瀉改善或許有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5.果膠有益血糖控制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是一種嚴重且代價高昂的公共衛生流行病,預計到2050年,每3個美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
儘管有完善的糖尿病篩查指南,但仍有800多萬糖尿病患者和8000萬糖尿病前期患者未被診斷或不瞭解自己的病情
因此糖尿病篩查指南建議對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篩查,相關高危族群包括:45歲以上、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史、缺乏運動、多囊卵巢綜合征、妊娠糖尿病史、出生體重大於9磅或曾有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症狀。
一則安慰劑對照、隨機、平行雙盲研究(為期12周,對象為70位糖代謝異常患者)指出,服用甜菜果膠和聚葡萄糖均對空腹或餐後血糖濃度無明顯幫助。註6
*結論:截至目前,未有明確證據能證明果膠能輔助血糖控制
果膠有副作用嗎?
對於多數健康狀態良好的族群,適量使用果膠產品是安全的
但曾被報導的可能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有胃痙攣、腹瀉、脹氣和稀便,特別是在合併使用其它纖維產品(如:瓜爾豆膠、大豆纖維、豌豆纖維、玉米糠)的狀況下
安全注意事項(6點使用禁忌)
1. 曾有在工作中吸入大量果膠粉塵引發鼻炎、流鼻涕、咳嗽和哮喘的職業性傷害案例。註7
2. 曾對開心果和腰果等堅果類食物過敏的對象也可能對果膠過敏。註8
3. 勿與四環素抗生素(Tetracycline Antibiotics)合併使用,可能降低藥物效力,為了避免這種交互作用,果膠使用時機最好在服用四環素抗生素前兩小時或後四小時,相關藥物名有:demeclocycline(地美環素)、minocycline(二甲胺四環素)、tetracycline(四環素)
4. 勿與心血管疾病用藥地高辛(Digoxin)合併使用,可能降低藥物效力
5. 勿與降膽固醇藥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合併使用,可能降低藥物效力
6. 用餐時額外補充過量果膠可能抑制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這曾在兩則案例研究中報導過。註9、註10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
請問蘋果醋與蘋果果膠成分是一樣的嗎?我已經有在喝蘋果醋是否沒必要再吃蘋果果膠了呢?謝謝
Dragon 您好,不客氣
蘋果醋的主成分是醋酸,果膠主成分是可溶性纖維,兩者的訴求及功效不盡相同
另外,若有服用任何藥物或醫療狀況,建議與醫生確認後再使用,以確保您的健康安全
更多訊息請見:
蘋果醋的8大副作用(5點使用禁忌要注意)
蘋果醋的6種科學實證功效(第2種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