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世界人口的5%至10%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一次,每年發病率為0.1至0.3%
幽門螺桿菌感染和非甾體抗炎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的使用被認為是消化性潰瘍發生的最重要的誘因
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至90%的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有關,50%的潰瘍形成可能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關
在實證醫學中,有哪些輔助療法對消化性潰瘍有幫助?詳見內文分析
目錄
消化性潰瘍是什麼?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disease,簡稱PUD),是一種消化道疾病,以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上皮粘膜保護屏障的破壞為特徵。
這種情況的病因被認為是複雜和多因素的,包括粘膜的保護性和攻擊性因子之間的失衡引起的
黏膜防禦因子主要包括:細胞保護性前列腺素的合成、粘液、碳酸氫鹽、一氧化氮、內源性抗氧化系統和充足的血流量。
侵襲性因素包括:鹽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膽汁反流、運動異常、血流量減少和幽門螺桿菌感染。
除內源性因素外,潰瘍的發生與一些外源性因素有關,如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壓力和化學因素,如:酒精、吸煙和長期過度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消化性潰瘍有什麼症狀?
胃潰瘍患者通常在餐後15至30分鐘內發生胃痛,另一方面,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往往發生在飯後2至3小時
常見的症狀包括:上腹部腹痛、腹脹、噁心和嘔吐、體重減輕、吐血、黑糞…等
消化性潰瘍如果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可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胃出口梗阻、穿孔、滲透、胃癌…等
對消化性潰瘍有幫助的輔助療法有哪些?
*注意:這裡列出的,以通過人體對照試驗的成分為主,動物試驗及體外研究不予考慮,第1至第4項主要針對幽門螺桿菌(消化性潰瘍的最大致病因子)的根除
1.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種活酵母,被廣泛用作益生菌,並作為膳食補充劑銷售,它在廣泛的pH值範圍內是穩定的,包括酸性條件和溫度水平,暴露於膽汁鹽和胃腸酶期間也是如此。
已經確定了幾種針對宿主和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機制,包括調節腸道微生物穩態,干擾病原體在粘膜定植和感染的能力,調節局部和系統免疫反應,穩定胃腸屏障功能和誘導有利於吸收和營養的酶活性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8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592名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指出,與單獨標準根除方案(三聯療法、四聯療法或序貫療法)相比,額外添加布拉氏酵母菌可顯著提高根除率,減少總副作用的發生率以及部分胃腸道不良反應,特別是腹瀉和便秘的發生率。註1
*結論:在標準根除治療中補充額外加入布拉氏酵母菌可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並降低根除治療副作用和部分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2.黃連素(Berberine)
黃連素,又稱小蘗鹼,是一種季銨鹽,屬於芐基異喹啉生物鹼,存在於小蘗屬植物根莖和樹皮中,如:刺檗(Berberis vulgaris)、具芒小檗(BERBERIS ARISTATA)、俄勒岡葡萄(Mahonia aquifolium)、金印草(Hydrastis canadensis)和Coptis chinensis(黃連)。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現黃連素具有調節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則隨機對照試驗,共2048位幽門螺桿菌患者)指出,無論是經由活組織檢查或尿素呼氣試驗,黃連素合併三聯療法(triple therapy)可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並減少總不良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噁心及腹瀉)。註2
*結論:黃連素合併三聯療法能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和減少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但受限於所含研究的低方法學品質,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3.乳鐵蛋白(Lactoferrin)
乳鐵蛋白是一種的哺乳動物鐵結合糖蛋白(分子量為80 kDa/kilodaltons ),屬於轉鐵蛋白家族,大量存在於唾液,鼻腔,支氣管,胃,膽汁,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以初乳的含量最高。
由於其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和抗癌作用,乳鐵蛋白常被稱為多功能營養糖蛋白。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9則隨機對照試驗,共1343位參與者)指出,在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之外併用乳鐵蛋白除了能增加根除率,還能降低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如噁心)。註3
*結論:針對接受正規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患者,額外使用乳鐵蛋白或許能提升根除率
4.鋅肌肽(Zinc-L-carnosine)
鋅肌肽是一種L-肌肽(L-Carnosine)與鋅的複合物
其中L-肌肽是由β-丙氨酸和l-組氨酸組成的內源性二肽,它已經被證明在傷口癒合、免疫功能中發揮保護作用
自1994年以來,鋅肌肽在日本一直是治療胃潰瘍的常用處方藥,每150毫克鋅肌肽含有116毫克L-肌肽和34毫克鋅。
一則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為期14天,對象為332名幽門螺桿菌患者)指出,相較於單獨三聯療法(triple therapy),鋅肌肽聯合三聯療法可顯著改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註6
一則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為期14天,對象為 92 名幽門螺桿菌患者)指出,使用基於肌肽鋅的改良鉍四聯療法比標準三聯療法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更高。註7
*結論:鋅肌肽聯合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或許可提升根除率
5.針灸(Acupuncture)
針灸是一種以用小針或按壓身體特定穴位為原則的醫學治療。這種治療體系的起源是基於傳統中醫,以及與儒家和道教相關的哲學原則。
在這思想下,健康源於“氣”的排列,任何阻塞或過量都會擾亂這一至關重要的能量。
針灸的目的是打開堵塞或減少過多的氣血流經體內的特定通道,即經絡。平衡氣能恢復相互聯繫,從而恢復健康。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6篇文獻,共157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指出,相較於單獨西藥治療,針灸結合西藥治療在有效率、潰瘍面積癒合率、復發率…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註5
*結論:針對消化性潰瘍,針灸結合西藥治療或許能帶來正面效益,但受限於現有證據的低質量,仍需進一步驗證
關於作者:
身處網路世代,各種來源不明的假新聞,已成為日常,該如何跳出牽制自己的矛盾真相?
我們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保健知識,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讓您保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再任意受病毒行銷的影響
更多訊息請見:關於營養新知
感謝分享